河北无极靶标布设试验经历

来源: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 时间: 2013-05-17

  十七米的拖挂车浩浩荡荡,那阵势煞是给力。 

  博士毕业后,于2011年底,第一次赴河北无极参加大规模的卫星外业几何检校工作。先前所经历的外业测量,或是立于高山之端进行GPS静态观测,或是肩扛水准尺行走于村落之间。遥感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传统地形图测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外业测量效率。这使我对即将开展的工作感到新奇,充满期待。 

  根据卫星过境情况,在完成场地踏勘选址、内业置图、位置调整与放样等一系列工作后,靶标的庐山真面目终于呈现在眼前。那是一天上午,17米长的拖挂车气势荡荡的向靶标存放仓库开来。为便于布设过程的运输,临时仓库选在了公路旁的一家农户院内。虽然乡村公路已经比较宽敞,但拖挂车在转弯时还是遇到了麻烦,经过多次调整才得以安全驶入仓库前。只见挂车上装满了放置靶标的钢架,每个钢架上悬空放着三个已经收卷起来的黑色靶标。后来才知道,由于靶标均为皮革制品,为避免挤压变形,都悬空放于钢架之上。下面的工作就是卸车,不试不知道,每个架子至少两百斤以上,层层叠叠,摞了六七层。这可辛苦了卸车的弟兄们,关键时刻,还是国测一大队发扬不怕吃苦、冲锋在前的测绘精神,率先垂范,六七个小伙子与当地作业人员轮番工作,并调集两辆插车,花费大半天时间才将80余吨的靶标安全转移至临时仓库内, 

       

  “北风肆虐” 

  即将进入腊月的北方,北风凛冽。在90余作业车辆的辅助下,五百余名布设人员通力协作下,花费两天时间终于将14万余平方米的底网和靶标布设到指定场地。第一次大规模的布设工作终于完成,本想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可是布设经验的不足还是使我们付出了代价。第二天一早,接到靶标看护人员的报告,由于晚间北风起势,导致多个靶标被卷起。由于布设场地较为空旷,北风肆虐,靶标卷起后,三五个人根本无法拉开。为了保障第二天卫星顺利过境,临时召集当地村民,将靶标重新拆开卷起,然后重新布设,花了半天时间才将挂起的靶标顺利恢复原位,保证了第二天卫星过境拍摄任务的实施。 

    

  “元旦” 

  靶标布设工作正值元旦期间,在完成靶标的修复工作后,晚上与龙江局、陕西局的测绘布标人员终于有了团聚的闲暇。弟兄们整整围了三桌,小饭馆的饭菜随不丰盛,但给了我们久违的团聚的感觉。二三十个大老爷们,喝点小烧,庆祝靶标布设工作的完成,也预祝即将发射的资源三号卫星圆满成功,更为了元旦的那份思念家人的情怀。 

    

  土“拔路”的大作用 

  靶标在铺设完成后,需要利用钢钎进行固定。钢钎不同于普通的钢钉,它的直径宽,长度达十五公分。北方的冬天,麦地里均为冻土,每次打钢钎都要费劲力气,配备的锤头为木制把手,第一天的靶标布设工作完成后,居然打折了四把。更为困难的还在后面,卫星过境后,需要将所有钢钎回收,普通的羊角锤根本无从下口,即使勉强卡住,力臂也不够大。听龙江局的同志讲,北方有一种传统的器具叫“拔路”(不知道名字是不是这么写),可解决此问题。为此,在布设完成后,我和龙江局的同志一起去建材市场购买该种器具。转了县郊的两个钢材市场一无所获,市场的工作人员建议我们去找打铁匠订做。随着经济的发展,当时以打铁为生的人少之又少,为此我们多方打听,辗转多个村子,终于在两个小时后找到了一家打铁农家。在商定器具的样子、谈好价钱,与同村的一家卖钢材的订好钢筋材料后,确定取货时间,交付预付款后,在暮色中驱车返回。别小看这小小的“拔路”,可是在以后的靶标撤收工作中发挥了大作用。 

 

    

主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主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管理信息中心
E-mail:support@sbsm.gov.cn 地址:北京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 邮编:100830
最佳浏览模式:IE8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 京ICP备05053822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