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天眼”!2米分辨率卫星“九天遥管”用地审批权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0-03-21
“现行的土地审批制度确实存在审批周期比较长的问题,审批的层级比较高,环节比较多,特别是还存在事权错位的问题。”3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复工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主任刘国洪坦言,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国发〔2020〕4号)》应对上述问题。
《决定》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审批权下放:
一是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是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用地审批权下放,会不会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永久基本农田的红线会不会就此被逾越?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主任刘国洪
“一放就乱”没机会
2米分辨率遥感体系全覆盖探查
刘国洪介绍,自然资源部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监管上下更大的功夫,全面加强审批事中事后监管。
一是“明规则”。进一步明确用地审批政策、规则、标准以及要求,进一步规范地方审批的行为。
二是高科技助力监管。运用遥感监测、互联互通的审批监管平台来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加大对地方审查行为,以及审查结果的检查。
三是建立省级审批工作评价机制。
刘国洪在会上介绍了重磅“神器”——卫星遥感监测体系。刘国洪解释,自然资源部作为主用户和法人的在轨陆地卫星有十颗,它具有2米的分辨率,在地表400平方米的土地覆盖的变化都能清晰判断。每个季度可以实现对全国国土全覆盖。这样的数据产生能力使得自然资源部有足够的技术支撑来加强监管,可以说审批权的下放和监管能力的提升是匹配的。同时用地保障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看出来“放管服”三维是整体考虑的。
遥感系统在疫情期间也助力创新了工作方式。自然资源部开展网上联审,用遥感影像对比等方式,临时替代原来规定的实地踏勘等户外作业,同时启动集中调动人员、集体联合审查、提前介入项目前期,一对一用地特殊服务,在这些特殊程序下为复工复产投资项目尽快落地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用地保障服务。
根据管理水平,动态调整试点省份
据介绍,自然资源部正在着手对各省(区、市)开展土地管理水平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及时提请国务院动态调整委托审批的试点省份。现在在试点内的,如果没有达到标准,今后就会退出来。
刘国洪说,通过授权和委托下放土地审批权,根本目的是落实中央提出来的“放管服”的要求,优化营商环境,绝不意味着放松用地审批当中的审查和监管,改革的目标是对省级政府更多地放权而决不是放松。
国家总体指标控制没有放松,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这三条红线决不能突破。符合规划、符合产业政策、符合用地标准、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等要求没有降低。下放用地审批权以后,必须仍然坚持一般的建设项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规定,只有国家交通、能源、水利、军事国防等重大建设项目,在选址过程当中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还需要对占用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补划永久基本农田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以后才允许申报。
刘国洪强调,永久基本农田的补划要符合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的要求。无论是国家审查还是省里审查,尺度的掌握上是完全一致的。这个权力下放给地方,其实责任也是压给了地方。如果地方不按规则审查,将承担责任和后果。
土地分配使用将更有效、更精准
“一味的追求增量,忽视存量是土地利用和管理当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刘国洪说,以往,在全国人大确定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总盘子以后,我们采取因素法,把计划指标分配给各省区市来使用。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计划指标分配和项目用地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8年消化处置2015年以前已经批而没有供应以及闲置的土地分别是360多万亩和80多万亩。2019年消化处置2016年以前已经批出去没有供应和闲置的土地达到360万亩和80多万亩,这两年共计890多万亩,相当于2019年全国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量大概500万亩的1.8倍。从目前掌握情况看,2017年以前批而未供的土地大概还有1450万亩。
今年开始,改革计划管理,精准投放增量。通过取消因素法分配,改为土地要素计划指标跟着项目走,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计划的依据,只要是实实在在有效的项目,符合规划、产业政策和用地定额标准就给配计划。通过这一改革,增量的安排上能够做到更精准、更有效。
刘国洪总结道,授权和委托用地审判权的改革基于权责对等、权力设置与行权能力相当的原则,权力配置应该说更加合理,行权的效能得到了更好的提高。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