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中国的二氧化氮的影响

文章来源: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        时间:2020-04-29

image.png

图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中国的二氧化氮浓度图

2020年3月19日,欧洲航天局利用哥白尼哨兵5P卫星上的Tropomi仪器监测数据得出,中国湖北省爆发新型冠状病毒后,中国停止了日常活动,关闭工厂,导致1月下旬至2月下旬中国所有主要城市的二氧化氮浓度(由发电厂,工业设施和车辆释放的二氧化氮浓度)大大降低。浓度的下降也与农历新年相吻合,每年通常都会看到类似的下降。

哥白尼大气监测局(CAMS)观察到,与前三年相比,2020年2月细颗粒物(最重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减少了。通过将卫星观测结果与详细的大气层计算机模型相结合,他们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地表颗粒物减少了约20-30%。利用哥白尼Sentinel-5P卫星的数据,可以获得从2019年12月20日到2020年3月16日的二氧化氮浓度,通过10天的移动平均值发现,1月下旬浓度下降明显,与全国检疫相吻合,从3月初开始,二氧化氮水平开始增加。最近的数据显示,意大利北部的空气污染有所减少,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也采取了封锁措施以防止冠状病毒(COVID-19)传播。

哥白尼Sentinel-5(也称为Sentinel-5P)是当今在轨的7颗哥白尼卫星之一。它提供了对来自太空的二氧化氮和其他微量气体的最精确测量,致力于通过测量多种微量气体和气溶胶来监控空气污染。

欧空局研究人员认为,由于二氧化氮主要由交通和工厂生产,因此它是全球工业活动的一级指标。显而易见的是,由于COVID-19限制以及1月的农历新年,导致活动减少,导致中国的二氧化氮水平大幅下降。二氧化氮浓度降低的一部分归因于冠状病毒的影响。目前,与中国城市相比,欧洲的减排量约为40%,但这只是粗略的估算,因为天气也会对排放造成影响。欧空局还将进行详细的科学分析,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提供更多见解和量化结果。


原文及图片来源:

http://www.esa.int/Applications/Observing_the_Earth/Copernicus/Sentinel-5P/COVID-19_nitrogen_dioxide_over_China

翻译与综合:牟兴林、董丽娜  

核校与编辑:董丽娜